第809章 多铎的毒计(1/2)
阿济格挑开了话头,现场的气氛就活跃了一些,多铎接着就开了口:“还有个事儿......就是日本国入侵朝鲜沿海的事儿,咱们可不能不管啊!
咱们大清要想持久抗明,可不能没有朝鲜这个藩属国!”
顺治接过多铎的话题反问道:“皇太叔,难道朝鲜国比中州还要紧吗?”
多铎笑了笑,道:“中州易攻难守,就是南北交兵的主战场,咱们没有办法把他们挡在外面,只能把明军放进来......就怕他们不来!来了,咱们就能想办法让他们陷进去!
明军陷进中州后,南北交兵就是拼耐力了!谁能持久,谁就取胜。咱们大清占着地利形胜,又有骑兵优势,所以能在中州打巧仗,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少一些。但是终究要往里面投入的!
而明朝投入的人力物力固然会比咱们多几倍,但是人家的国力也是咱的几倍......投得起啊!
所以咱们要想打赢中州之战,就必须先稳住后方,得有钱有粮有西洋火器有民伕丁壮,这才能持之以久,拖垮南明。而咱们的后方就是关外、蒙古、朝鲜这三块了。”
多铎对南北双方力量对比和中州之战总体形势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中州之战的胜负其实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战场之外,在经济,在生产,在贸易,在南北两国的综合国力上。
当然,综合国力占据优势并不等于就能赢得中州之战。因为明清双方需要在中州投入的力量是不相等的。
明军是进攻一方,而且没有适合在中州进行战略机动的大骑兵,所以就必须付出更多——至于速战速决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在求战一方机动性不足,而有意拖延一方机动性强大的情况下,要依靠高明的用兵手段迫使对方决战,其实是很困难的。
通常情况下,只有一方面对无法持久的被动局面时,才会兵行险招,让敌人在有利的形势下获得决战的机会......比如明清之间的松锦大战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洪承畴有足够的钱粮和时间,准备充分,稳扎稳打,即便不能大胜,也能逼迫清军撤围(锦州)退兵。
现在的明军兵精粮足,有的是时间,有的是钱粮,而且敌人最热爱的崇祯皇帝也给整成了高高在上的上皇......
所以多铎这个大清国中最会打仗的勇敢王,也不敢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对手犯错弄险上面,只能做好持久战的的准备。
而要进行一场抗明持久战,大清国就必须获得足以支撑长期战争的资源!
在这个时代,真正重要的战争资源就是四种:一是粮食,二是马匹,三是火器,四是人力。
多铎掰着手指头道:“关外地盘这两年发展的不错,人口已经增加到了二百几十万,开垦出来的耕地在3000万亩上下。这几年为了与民休息,租税往少了收,也能有200余万。战事如果大起,再翻一倍也是能承受的。所以有关外在,咱们的粮食还是够吃的!”
现在是小冰河期没错,但是真正造成粮食严重减产的其实不是气温过低,而是中原和西北的长期干旱。
而在东北的南部地区,冬季的降雪很多,夏季的雨水也还充沛。虽然冬天的最低气温还是太低了一些,但是夏季还是有两三个月比较暖和,而且日照又特别充足,足够一季的小麦、大豆茁壮成长了。
如果想要靠东北南部这块地盘供养几千万人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多铎的“关外王国”只有两三百万人口,所以寒冷的东北平原南部就足够充当粮仓了。
多铎接着又道:“至于马匹,关外北部、西部的草场,加上坝上草原和喀尔喀蒙古,也足够供应了。
而火器和人力都还是比较缺乏的!
其中火器得通过海参崴的毛皮贸易取得......这就需要咱们牢牢控制朝鲜,要不然海参崴港口就在人家的刀口下面摆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