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很有思想的人物(3/4)
“千岁爷,即便有一些湖广米运到,也平抑不了东南各大城镇的米价,市面上的糙米,普遍已经涨到四到五两银子一石了,而且还在继续看涨!”
“千岁爷,真是没有办法了......没有米啊!江南每年从湖广输入的白米不下两千万石,去年冬天到现在,怕是一千万石都没有。”
“是啊,是啊!今年肯定指望不了湖广米了!明年会好一些,但是也好不太多了。因为今年的春耕已经误了,秋收一定不如去岁。而且小农卖米的意愿不如士绅地主......”
朱慈烺听了这话有点不明白,“怎么说来着?为什么小农卖米的意愿不如士绅?”
苏生绰号苏老米,家里原就是粮商,对这事儿再熟悉不过了。
他说:“小农种米,那是粒粒皆辛苦,士绅收租不过扒拉一下算盘珠子,两者怎能等同?而且士绅花钱的地方多,需要卖米换钱。小农节省,一个大子儿恨不得砸成几瓣儿花,所以他们宁愿把米存着。
另外,士绅家里面都存够粮食了,不怕饥荒,小农不一样,他们以往都要寅吃卯粮,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余粮,当然要存一点了。人之常情,咱们能怎么办?”
是啊,能怎么办?总不能派兵去抢粮吧?这可是官逼民反......
能怎么办?
朱慈烺想着也头疼啊!
看着两个皇商都是一筹莫展的样子,朱慈烺只能挥挥手,让他们且退了。
商人没办法,那就只能找官人了。
所以朱慈烺回南京的这些日子,连和崇祯皇帝商量内禅的心情都没了,天天就和两府大佬们一块儿商量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