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966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朕即国家求月票)(3/4)

    他得让人知道大蒙古搞得那一套不行......是大蒙古要完,不是法兰克要完!

    “尊敬的父亲,”玛丽.安妮当然明白路易的心思,她斟酌着说,“大蒙古的情况非常复杂......这是实际上是一个东亚明清大战的失败者组成的联盟,对中亚的哈萨克、布哈拉、希瓦、阿富汗等地,以及印度西北进行征服后所建立的殖民国家!

    而在这个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失败者联盟’又被不断扩大,康熙汗不断的将被他打败的敌人中的精英分子吸纳到他的统治集团中,同时还吸纳了一些被大明击败的流亡者,组成一个个新的八旗集群。从一开始的八个旗,发展到了如今的四十八个旗外加一个武装僧团,总共大约有三四百万人口。这些人才是大蒙古真正的国民,其他人不过是被压迫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走狗。而真正的大蒙古国民,现在可以通过旗内会议、僧团会议,将自己的意志传导到大蒙古八旗会议上,从而对国策构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大蒙古国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这是大蒙古国的上层精英们通过分析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所得出的结论!

    最终,除了被统治的印度人民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会失去很多很多。所以他们必须采取八旗会议和双选王制,来保持大蒙古国的印度部分和中亚部分不分离,并且互相提供支援。”

    “分析历史?”路易十四皱着眉头,“蒙古人还知道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教训?”

    “是的,”玛丽.安妮答道,“这是他们从汉人那里学到的本领,他们善于记录历史,也会从历史当中寻找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远远强于印度过去的统治者!”

    印度人虽然很会搞宗教,但是却不大会记录历史,更别说研究了......以至于后世印度的历史学家都要通过《大唐西域记》之类的中国和尚的游记去研究本国历史。

    而之前征服印度的那几届征服者,也都不大会研究历史,所以他们也不吸取前人的教训,没有人想过把开伯尔山口堵上,更没有人想过要把从印度抢来的钱拿去支援中亚......中亚好,印度才会好嘛!

    但是康熙汗这一届征服者是懂历史的,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印度一次次被征服的原因,所以就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二元制结构。而康熙最后也是因为这个二元制结构没搞好,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而康熙汗的那些儿子和手下,又很快吸取了他的教训,拿出了一个非常“进步”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虽然不会让大蒙古变成一个真正的强国,但是却可以在极大的延长大蒙古的国祚。

    因为没有来自中亚的新征服者,大蒙古在印度西北的统治就能维持,而大蒙古从印度攫取的财富又能保证它在中亚的大汗分部维持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