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七章 议定封赏(1/2)
“阁老,此次你和韩爱卿一力担保组建的游弋军立下如此大功,你又亲自指挥兵事,总算是挽我大明于危难之中,朕实在是不知道要封赏阁老一个什么样的官了,朕昨晚左思右想,辗转难眠,非太保不能表彰阁老的功绩,阁老乃是大明柱石,理应位列三公。”
养心殿,夜已深,但崇祯皇帝丝毫感觉不到疲惫,游弋军就要返回京师,这支在敌后立下汗马功劳的军队和一干军将理应重重封赏,此时的崇祯可能因为年纪尚轻,执政时间尚短,还是有着少年人的心性,觉得有功于社稷,封赏个什么官都不过分。在他面前站着,首辅韩爌,次辅钱龙锡,兵部尚书孙承宗,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何如宠,户部尚书毕自严,刑部尚书乔允升,工部尚书刘廷元,都御史曹于汴,整个大明的内阁班子全都到了,封赏这种事情一般都不会在大朝会上直接讨论,人多嘴杂意见不一,很难达成一致。一般大的封赏或是论罪在公布之前,都是由皇帝召集内阁先开个小会,拟定大的方向。内阁达成一致后再由内阁的大员向本部门进行公布,这样一层层的传递下去。本来这些大员门生故吏就很多,一般都是看领头羊的动作行事。如果内阁能达成完全一致,那么封赏就不会有问题了。
(渔夫按,天启一朝和崇祯一朝不一样,天启一朝是魏忠贤当家,内阁就是个空架子,但凡是有这样的决定第一个要过的就是魏忠贤这一关,只要九千岁同意了那就不会有太大的阻力。东林党就是想反对,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崇祯一朝就不一样了,初期韩爌当政时期内阁还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直到崇祯执政时间长久,局势愈加糜烂之后,崇祯骨子里的多疑才爆发出来,导致了内阁成员经常换人,没有一个稳定的内阁能干超过一年的时间,内阁都不稳定,政令怎么能稳定。崇祯总觉得这个无能,那个也无能,经常的换人导致了朝令夕改,大明的局势也就愈发显得颓废,在这一点上崇祯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崇祯第一个想到的倒不是游弋军的封赏,他第一个想到的人是孙承宗,此次如果不是韩爌,钱龙锡等人力挺孙承宗出山,自己险些找不到能统领全局的关键人物,可以说这一次危机的解除,大部分的功劳要落在孙承宗的头上。孙承宗理应受到最高的褒奖。可是让他出任首辅什么的肯定不现实,韩爌也是能臣干吏,况且孙承宗主要是军务方面,政务方面比起韩爌还是差了。但是兵部尚书已经是位列一品,再往前也没有什么位置可以升迁了,那就只能在勋官,散官和虚职上进行褒奖了。也是崇祯考虑后的结果,孙承宗最需要的不是金银官位,而是名节,天启一朝被贬官乃至辞官不做始终是孙承宗心中的痛,那崇祯皇帝就要把孙承宗本应享有的东西加倍的补偿给他,所以才说出了位列三公的话。
皇帝竟然要给自己封太保,这是什么概念,从大明开国以来,三公三孤加起来不过百人,名动天下的张居正才能封到太师,而军功卓著的戚继光不过是三孤封到了少保。(后期的满洲第一巴图鲁鳌拜也是少保衔,所以叫他鳌少保。)孙承宗立刻吓得跪倒在地,请求皇上收回成命,太保这个头衔太重了,孙承宗自觉承担不起。位列三公这是何等荣耀。
“陛下,老臣并未立下什么功劳,此战能将皇太极逼退也是三军将士用命,民众万人一心之结果,老臣不过是统筹谋划一下,怎能当的如此高的褒奖。如果要赏也应赏给韩首辅,没有他稳定朝局,也不会有此次的胜利。更要封赏的是有功将士,老臣启奏吾皇陛下,如果陛下非要封赏老臣,赏赐一些布帛足以,多给有功将士封赏,让他们为大明再立新功。”说罢,孙承宗一揖到地,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求崇祯收回成命。
韩爌对崇祯的脾气倒是比较了解,毕竟他接触崇祯的时间要比孙承宗长的多,自从他成为首辅以来,一直和崇祯打交道,自然对崇祯的风格了若指掌。这是崇祯皇帝继位以来第一次封赏大功之人,肯定要显示他天恩浩荡,不吝赏赐的一面。所以群臣一定要给足他面子,孙承宗可以推辞,因为这也是出于礼节。但是韩爌这时候一定要站出来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