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208章 辅臣老弟,额看十八子主天下说的就是你啊!(2/2)

    “好,就借你吉言了。”说着话,明珠就是一挥手,“来人呐,将尚之信、朱国治、李烂极其党羽家眷,悉数押解上船咱们回去了!”

    九宫山,瑞庆宫,大顺永昌天子行在。

    李自成这些日子就住在九宫山上的这座名叫瑞庆宫的道观里面.一边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一边指挥着他的军队沿着幕阜山向九江府境内实行包抄。

    李自成指挥的这次包抄,并不是为了一举夺取九江,而是为了逼迫盘踞在武昌县和黄冈县。

    武昌府城叫江夏,武昌县位于江夏县的东面,和黄州府的黄冈县隔江而望。

    在清军撤出江夏县、汉阳府、汉口镇后,湖北巡抚衙门和武昌知府衙门就一起撤到了武昌县。而武昌和黄冈,也成了清军扼守长江的“双子城防线”,同时也是保卫九江的第一道防线。

    不过对于如今老而弥坚的李自成而言,杰书的这些布置,简直不值一提.他老人家这些年躲在夹山寺里面闲来无事的时候,可没少读兵书。

    他之前打仗全靠天份,并不怎么懂兵法,所以发挥很不稳定,打得好的时候,打出来的仗堪称经典。但是打得不好的时候,那真是烂得出奇。

    但是现在,李自成用兵的水准不仅高,而且稳.反正杰书这样的角色,完全被他弄于鼓掌之中。

    不过要取天下,好像还是有点难,他毕竟已经老了。

    一阵脚步声在他背后响了起来,李自成侧耳倾听了一下,笑道:“来顺、一枪、万霖、植生、定山,伱们都来了。”

    来的是跟随在李自成身边的文臣武将,分别是李来顺、胡一枪、黄万霖、黄植生、薛定山。

    五个文臣武将列了一排,向李自成行了个礼,正站在瑞庆宫内一座隔离上凭栏眺望的李自成转过身,笑吟吟看着眼前几人,“有什么大消息?是不是武昌县和黄冈县的鞑子退兵了?”

    “还没有阿达,刚刚拿到一虎叔派人从岳州送来的塘报,”李来顺马上递上一份奏折,“广东形势剧变!”

    “广东.”李自成接过了李来顺递给自己的奏折,没有打开,直接就问,“王辅臣拿下了广东?”

    黄万霖点点头:“尚可喜彻底完了王辅臣现在已经是广东之主,而且他还向吴三桂求封两广总督、南阳大臣、天南镇抚,还替他的四个儿子和刘进忠、邱辉求封节度使。”

    “好!”李自成叫了一声好,还引来了几道不解的目光。

    李自成用一只眼睛扫了众人一眼,笑着道:“王辅臣终究是闯营出身.而且他原本也姓李!十八子主天下的谶语,也许不是应在额身上,而是应在他身上!”

    “阿达.您何出此言?”

    “皇爷!他算什么东西?三姓家奴一个!”

    “皇爷,自古就没有谁据两广而有天下的。”

    底下几个人似乎都不大相信王辅臣能得天下。

    李自成摆摆手道:“天道难测!过去没有人能据两广而有天下,不代表将来不会有.至于三姓家奴云云的,五代十国的时候不是出过好些个认干爹的皇上?”

    老爷子黄万霖往李自成这里凑了凑,“皇爷,您是不是想和王辅臣结盟,然后利用他替大顺做事?”

    李自成笑了笑,道:“乱世总有个头,天下总会有个真命主.额老了,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是来顺、来兴、来安、一虎、一枪、一农他们,应该有机会看到天下归一。天下归李,总好过归吴、归清!”

    黄万霖已经明白了。

    这位大顺的老皇爷自感去日无多,要尽可能为自己的追随者安排一个好下场。

    如果天下归吴或是归清,李自成的徒子徒孙肯定没有好下场。但要是王辅臣、王忠孝有了天下,李自成的这些门徒,一定可以在新朝得到重用和优待。

    李自成看了眼自己的接班人李来顺,又笑道:“来顺.王辅臣现在可没说要取天下,额也没打出李自成的名号,你也没有宣称要恢复大顺天下。所以你和王辅臣都还是可进可退的,不如先结个盟,将来如果有机会就共取天下!如果没有机会,就抱团自保。来顺,你可知道额的一片苦心?”

    “阿达,额知道了。”李来顺点点头。

    “好好,那你们谁去一趟广东?”李自成望着眼前的几个人。

    “皇爷,”黄万霖道,“让犬子替您走一趟广东吧!”

    “好!”李自成点点头,“植生,你走一趟吧去和王家谈一谈结盟的事情!”他顿了顿,“当年,额们一大群反王就是先结了盟,然后才拧成一股绳,最后才把大明朝给掀翻的!”

    西安,大清皇帝行在。

    康熙正坐在南书房的御座上,手里面拿着两份请战的折子,翻来覆去地看着,一张麻脸上全是欣慰的表情。

    这两份请战的折子是两位大清的王爷写得,其中一份是靖南王耿精忠的折子!

    耿精忠和吴三桂、尚之信明显不一样。

    他是忠的!对大清忠!对他康熙忠!

    现在大清的形势那么不好,他还愿意带领两万大军到杰书帐下帮着抵挡李自成,真是忠不可言。

    而且在他的感召之下,那个帮着王辅臣、王忠孝镇压了逆贼尚之信的刘进忠也愿意率兵五千,跟随耿精忠一起北上。

    有了这两万五千人,长江防线应该是高枕无忧了!

    康熙心道:朕虽然看错了尚之信,但依旧看准了耿精忠。

    而另外一个忠臣则是察哈尔王爷布尔尼!

    这位可了不得了,他是大蒙古国的嫡系子孙,中央察合台万户的继承人,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的孙子。

    那个倒霉的林丹汗败亡之后,他的大部分的老婆和部署都被大清朝的那群头头脑脑们给吞没了。那些原属于察哈台万户的人马,要么变成了八旗蒙古,要么就成了大清朝廷管辖的察哈尔各盟旗——这部分由大清朝廷管理的蒙古人被称为内属蒙古。

    还剩下一点边角料,就成为察哈尔亲王的部属——这部分蒙古人由世袭札萨克领主统治,成为了众多外藩蒙古部落的一部分。

    现在这位察哈尔的边角料亲王,居然也愿意拿出五千蒙古骑兵到西安行在效力。

    虽然察哈尔亲王的这五千游牧骑兵战斗力不太行,但这却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如果能有更多的外藩蒙古亲王带着自己的部众来帮康熙的忙,那么即将开始祁山-陇右之战,那就优势在麻了!

    (本章完)